统计
  • 文章总数:322 篇
  • 评论总数:3 条
  • 分类总数:10 个
  • 最后更新:2月19日

发微论顺逆篇

本文阅读 2 分钟
首页 正文
暂无AI摘要
摘要由智能技术生成

其次又当分顺逆,顺逆者,言乎其去来也。

其来者何?水之所发,山之所起是也。

其去者何?水之所趋,山之所止是也。

知来去而知顺逆者有矣。

不知来去而知顺逆者,未之有也。

夫顺逆二路如盲如聋自非灼然有见,鲜不以逆为顺,以顺为逆者矣。

要知顺山顺水者,顺也;所谓来处来者是也。

逆山逆水者,逆也;所谓去处去者是也。

立穴之法,要顺中取逆,逆中取顺,此一定之理不可改易。

若又推而广之,则脉有顺逆,龙有顺逆。

顺龙之穴结必逆。逆龙之穴结必顺。此亦山川自然之势也。

大抵论逆顺者,要知山川之大势默定于数里之外,而后能推顺逆于咫尺微茫之间,否则黑白混淆,以逆为顺,以顺为逆者多矣。

作者按:顺逆与来去联系,似乎令人费解。

顺水行舟是来?还是去?站在下游,面朝顺水行舟是称来。

站在上游,应该是称去。

乘生气应顺生气运动变化方向,逆则不可。

顺来者而来为顺,逆来者而去为逆,顺去者而去为顺,逆去者而来为逆。

经曰:势与形顺者,吉;势与形逆者,凶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
Image
发微论强弱篇
« 上一篇 02-17
发微论生死篇
下一篇 » 02-17

发表评论

发表评论